2023年6月10日 星期六

拋掉慣性

2017年的五月是該被記住的,AlphaGo繼擊敗李世石九段後再以3-0取勝柯潔九段。

AlphaGo的圍棋是全面的,他對圍棋的見解是:全局應同時建構,每個局部都該互相呼應,相互連動,然後交織成全體。然而人類理解的圍棋卻是:全局由一個個具優勢的局部所構成。

不下子也是好棋,不下也是一種選擇,這個觀點非常困難,非常難由人的經驗中得出。

那麼,到底什麼是圍棋?或是做為一個棋士,究竟該有什麼追求?

 . . . . . .

上面是我五月觀看AlphaGo/Master對戰柯潔九段的心得,然而今天下午AlphaGo再一次衝擊了我。昨日,十月十九日,Deepmind發表了AlphaGo Zero,取名Zero是因為這個演算法沒有參考人類棋譜,直接從規則出發搭配蒙地卡羅搜尋樹統計推算,以及新的多層網經網路回饋機制,發展出全新的圍棋觀點。全新是因為從AlphaGo Zero的觀點來看,人類三千年來所歸納的『棋理』、『定式』很大程度都是不完全的,有缺陷的,甚至是是錯誤的。公布文章的同時,Deepmind也同時釋出了Zero對戰先前的兩個版本的棋譜,分別是她與AlphaGo Lee(與李世石九段對戰的版本)和Master(與柯潔九段對戰的版本)的對戰。看了網路上小小林老師和高川格老師的介紹--不能算是解說,因為現在的人類棋士應該沒有能力評斷Zero的行棋--結果只能以驚駭來形容我的感受,簡單來說,Zero否定了人類對圍棋的結論,AlphaGo Lee和Master宛如代表人類和機器結合的代表遭受純粹機器輾壓式的修理,用圍棋的術語來說,如果Zero要再跟柯潔九段下,她可以授兩子;如果再次對戰李世石九段,她可以授五子。這意味著棋力上巨大的差距。難怪柯潔九段說:『在學習圍棋的路上人類的知識是絆腳石。』我好奇的是,有沒有可能在探詢真理的路上,人類過去的慣性也是塊巨大的絆腳石?

從很久以前我就喜歡圍棋,不是下圍棋,因為自知棋力不行,而不行的原因就在於好像無法掌握行棋的道理,讀過一些棋書,書中時常就某一著棋擺出五到六個變化圖並搭配權威式的解說,例如這樣不行,那樣味道好,然而那時候的我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只有那五六個變化被考慮,而那些變化的再變化又該怎麼討論?所以一直找不到一種統一的觀點來思考圍棋,最後果然也沒有升級入段。然而自從AlphaGo問世後,似乎為我的困惑提供了解答,事實上並不像棋書說的那樣專斷,棋盤上存在著很多可能,很多的未知,棋理和基本理論本身不完整,也不是嚴格科學意義下的定論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